在日前舉辦的第十三屆儲能國際峰會暨展覽會上,新型儲能技術“多點開花”,不少企業亮出“看家”產品。
會上發布的《儲能產業研究白皮書2025》顯示,2024年,我國新型儲能新增裝機連續3年保持全球第一,達到43.7吉瓦/109.8吉瓦時,占全球新增裝機的約六成。新型儲能累計裝機規模首次超過抽水蓄能,占比超56%。截至今年2月底,全國新型儲能累計裝機已超過7500萬千瓦。
國家能源局能源節約和科技裝備司相關負責人介紹,高可靠、高能效、長壽命的新型儲能產品和技術供給能力不斷提升,鋰離子電池占據裝機主導的同時,壓縮空氣、液流電池、鈉離子電池、重力儲能、飛輪等非鋰儲能技術實現應用突破,技術多元化應用趨勢凸顯。
2024年,具有完全自主知識產權的山東肥城300MW先進壓縮空氣儲能電站首次并網發電一次成功。該電站采用中國科學院工程熱物理研究所自主研發的先進壓縮空氣儲能技術,由中能建控股集團旗下儲能技術公司投資參股的中儲國能(北京)技術有限公司作為投資建設單位。
研發團隊突破了300MW級壓縮空氣儲能系統全套核心關鍵技術,攻克了多級寬負荷壓縮機和多級高負荷透平膨脹機技術、高效超臨界蓄熱換熱器技術、系統全工況優化設計與集成控制技術,創造性研制出300MW多級高負荷透平膨脹機、多級寬負荷壓縮機和高效緊湊式蓄熱換熱器等核心裝備。系統單位成本較100MW下降30%以上,系統裝備自主化率達100%,實現了完全自主可控。
該電站建設規模為300MW/1800MWh,工程總投資14.96億元,系統額定設計效率達72.1%。可實現連續放電6小時,年發電約6億度,在用電高峰為約20-30萬戶居民提供電力保障,每年可節約標準煤約18.9萬噸,減少二氧化碳排放約49萬噸。
該電站利用山東省肥城市豐富的地下鹽穴資源,通過空氣為介質在電網側實現大規模電力儲能,能夠為電網提供調峰、調頻、調相、備用、黑啟動等電力調控功能,有效支撐電力系統平穩、高效運行。
2024年,南網儲能公司研發出基于液氮滅火抑爆的儲能系統,實現了無氟環保滅火材料在新型儲能領域的應用。南網儲能公司儲能科研院副院長陳滿介紹,目前這一裝備已在儲能消防領域實現規模化應用,成本較主流技術路線降低約30%。
原標題:我國新增裝機連續3年全球第一
記者:丁怡婷
責任編輯:王婉瑩
網頁編輯:蘇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