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國是世界第一制造大國和多種耐用消費品銷售大國,機器設備、耐用消費品保有量大。目前,全社會設備存量資產凈值接近40萬億元,工業機器人保有量占全世界的1/3,風電光伏等新能源設備裝機量連續多年全球第一,家電保有量超過30億臺,汽車保有量超過3億輛,每年工農業等重點領域設備投資更新需求和汽車、家電換代需求在6萬億元以上。
通過大規模設備更新和消費品以舊換新,促進先進設備生產應用,推動先進產能比重持續提升,讓更多高質量耐用消費品進入居民生活,有助于釋放內需動能,提高國民經濟循環質量和人民生活水平,是一項惠民利企、一舉多得、既利當前、更利長遠的重大舉措。
為更好推動大規模設備更新政策落地實施,需要準確把握產業發展趨勢,將大規模設備更新和促進產業高端化、智能化、綠色化發展緊密結合,推動產業高質量發展;發揮數字經濟賦能實體經濟作用,以智能制造為主攻方向推動產業技術變革和優化升級,推廣應用智能制造設備和軟件,加快工業互聯網建設和普及應用,推動生產設備、用能設備、發輸配電設備數智化升級,促進互聯網、大數據、人工智能同實體經濟深度融合,培育數字經濟賦智賦能新模式;加大制造業綠色化轉型支持力度,加快完善能耗、排放、技術標準,動態更新重點用能產品設備能效先進水平、節能水平和準入水平,加快提升節能指標和市場準入門檻,推動重點領域節能降碳設備更新改造升級,帶動全行業綠色低碳轉型;強化重大創新成果迭代應用,進一步推進首臺(套)裝備、首批次材料、首版次軟件示范應用,以設備更新為契機促進產業鏈供應鏈韌性和安全水平持續提升。
同時,注意設備更新與改造升級的有機結合,提升綜合經濟效益。當前,技術改造投資占整個制造業投資的40%至45%,是制造業投資最大的推動力量。在大規模設備更新的同時,輔之以技術改造、再制造、工藝升級、材料升級和管理能力提升等方面的投資,將會有效提升設備利用效率,減輕企業資金壓力,提高企業技術水平、運營管理水平和綜合經濟效益,并進一步提升企業競爭力,促進制造業不斷向中高端邁進,發展新質生產力。
加大對制造業企業設備更新的金融支持,形成多方合力。推動新一輪大規模設備更新和消費品以舊換新,需要產供銷、上下游、政企民、線上線下協同聯動、綜合施策。特別是在遵循市場規律的基礎上,政府出臺激勵政策,加大再貸款、貼息支持和擔保支持力度,促進金融機構按照市場化、法治化原則進一步完善配套制度措施,細化實化目標任務,優化業務辦理流程,積極滿足重點領域融資需求,切實提升金融支持大規模設備更新和消費品以舊換新的能力和質效。
(作者盛朝迅,系中國宏觀經濟研究院戰略政策室主任、研究員)
原標題:把握產業發展趨勢 推動設備更新改造
責任編輯:楊曦、陳鍵
網頁編輯:蘇偉